保尚元艾灸堂育儿感悟:宝宝吃母乳还总生病?你有踩过这些“雷”吗?

保尚元艾灸堂育儿感悟

1         前两天一个妈妈的咨询让我感慨万千

一位妈妈告诉我说,孩子六个多月,几次低烧,前两天发高烧又连续一周腹泻,各种药也不管用,问我应该怎么办?

1.jpg2.jpg

是的!生病了吃药是大家的第一反应,发烧了吃退烧药,腹泻了吃止泻药… …但是我们应该先搞明白为什么会发烧,为什么会腹泻,而不是一味的往下压制症状。

通过仔细询问得知,孩子六个多月,纯母乳喂养,没有添加辅食。肚子也没有受凉,但是妈妈反应晚上睡觉不踏实。

中医讲:胃不和则夜不安!所以还是要从脾胃上找原因。因为是纯母乳喂养,就需要询问妈妈的饮食,一问才让我恍然大悟,原来妈妈整个夏天每天都吃很多冰棍,在孩子腹泻期间也在吃冰的!

微信图片_20200909121648.jpg

 

看到这些,我的内心是震惊,无奈并且心疼孩子的。我不能谴责妈妈,因为无知者无畏,每个妈妈都非常爱自己的宝宝,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健康茁壮成长。但是很多家长不懂得怎么正确的养育宝宝才是对他最好的。所以我特别认同古人的一句教诲“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不为孝,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不为慈!

2

“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”

“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”

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,很多老一辈的养育方法被看不起被丢弃,还记得生老大的时候,妈妈帮我看孩子,在我哺乳期间会提醒我很多:比如出门刚回家不让喂奶,要等一二十分钟等身体落落汗,气血平稳的时候;比如饮食上要求我不能吃寒凉的食物水果,饮食清淡,辛辣刺激都是禁忌等等。其实老一辈的唠叨不要看不上,觉得是迷信。虽然他们也说不上什么原理,但这就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经验。

保尚元艾灸堂育儿感悟

 

很多人不屑于这一套,觉得过时了,土!要学习国外科学养娃,认为只要喂了各种营养素就万事OK。但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,人种不同,地域不同。能用一个模板吗?就像外国人生完孩子就可以喝冰水,不坐月子。中国人可以吗?

3

古人讲究传宗接代,所以对于下一代更是用心呵护,我们来查阅古典,看看在古代对于哺乳期都有什么样的讲究和禁忌——

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五上·少小婴孺方上》

母患热以乳儿,令儿变黄不能食。母怒以乳儿,令儿喜惊,发气疝,又令儿上气癫狂。母新吐下以乳儿,令儿虚羸。母醉以乳儿,令儿身热腹满。

释义:

乳母患了热病给婴儿哺乳,会使新生儿发黄,不思乳食。乳母发怒后给婴儿哺乳,使儿易受惊恐,发生气疝病,还会使婴儿发生哮喘和癫狂一类疾患,如果乳母刚患了吐下一类疾病又哺乳,会使婴儿体虚瘦弱。如果醉酒以后哺乳,会使婴儿身体发热,腹部胀满。

《颅囟经·上卷》

孩子或夏中热时,因乳母淋浴多使冷水,奶得冷气,血脉皆伏见。孩儿气未定便与奶,使孩子胃毒及赤白两般恶痢。此乃是奶母之过。凡浴后可令定息良久,候气定揉之,即全无患。

『释义』

夏季天气炎热,乳母多用冷水洗澡,血脉受冷收缩而肉眼难见,母乳受寒冷的影响,其质和量都发生变化。小儿吃了这样的母乳容易发生中热的疾病。另外,洗澡之后,小儿气息未定就喂奶,使孩子脾胃受损并且患赤白痢疾。这都是乳母的过错。凡洗浴之后,应当休息一段时间,等气息平定下来再轻揉乳房,然后喂奶,可保婴儿安全无病。

《婴童类萃·上卷》

乳母肥实,则乳浓厚,儿吮之则气体充实;乳母瘦瘠,则乳情薄,儿吮之则亦清瘦体弱。壮实肥瘦,系儿终身之体格,非小故也。强悍,暴戾,和婉,清静,亦习随乳母之性情……择乳母可不慎欤。

《幼科发挥·卷四》

乳母者,儿之所以依为命者也。知母壮则乳多而子肥,母弱则乳少而子瘠,母安则子安,母病则子病,其干系匪轻……乳多则绝之,不尔令儿吐乳也。乳少者,宜调其乳母,使乳常足,不可令儿饥……调乳母宜加减四物汤,猪蹄汤主之。乳母忌酒、面、生冷,次及一切辛热之物。

『释义』

哺乳期妈妈是孩子生命的维系,妈妈身体体质好,奶水就好。孩子自然健壮。妈妈体质弱。奶水少质量差,孩子则体弱多病。奶水少应当调理妈妈,使奶水常足,不能饿着孩子。调理母乳食疗可用猪蹄汤,中药宜用加减四物汤,配方:大熟地(酒蒸)一两,白芍(酒炒)三钱,当归(酒洗)五钱,川芎(酒洗)二钱,白术(土炒)五钱,黑芥穗三钱,山萸(蒸)三钱,续断一钱,甘草一钱。经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
《幼幼集成·卷一》

乳母能慎寒暑恚怒,厚味炙煿,庶乳汁清和,儿不致疾。否则阴阳偏胜,气血沸腾,乳汁败坏,必生诸病。若屡服药饵,则脏腑阴损,多变败证,均不可不知。

『释义』

哺乳期妈妈四季要注意气候避免寒暑侵体,保持情绪平和。饮食清淡避免肥甘厚味以及烧烤类重口味食物,这样就能保持乳汁平和,孩子就不易生病,否则妈妈身体阴阳偏性,乳汁败坏就会生各种病,如果经常服用药物,孩子的五脏六腑就会有损伤,功能下降甚至引起严重疾病,这些注意事项务必要知道。

《幼科发挥·卷四》

人以脾胃为本,所当调理。小儿脾常不足,尤不可不调理也。调理之法,不专在医,唯调乳母,节饮食,慎医药,使脾胃无伤,则根本常固矣。

《千金翼方·卷十一》)

凡乳儿不欲大饱,饱则令吐。凡候儿吐者,是乳太饱,当以空乳乳之即消。

『释义』

凡是新生儿哺乳,都不宜太饱,因为太饱会使其吐乳。反过来说,凡是新生儿吐乳的,就是喂得太饱的缘故。应该空空肚子,让孩子有时间去消化累积到肠胃的乳食,则吐乳的症状就会消失。

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五》

夏不去热乳,令儿呕逆;冬不去寒乳,令儿咳痢。

『释义』

夏季喂养乳儿,应先去掉积存在近乳头部的热乳。如果不去而用热乳喂养,会使乳儿呕吐呃逆;冬天喂奶,应先去掉近乳头部的寒乳,如未去而直接喂养乳儿,则会使其产生咳嗽、泄痢等病。

《外台秘要·卷三十五》

乳母奶儿,当先以手按散其热气,勿令乳汁奔出,以令儿噎,如噎即便夺其乳,令得气息定,復乳之……乳母与儿卧,当以臂与儿枕之,使乳与儿头平,乃可乳之,令儿不噎,母欲睡,即夺去其乳,勿令填儿鼻口。

『释义』

乳母喂奶时,应先用手揉按乳房部位,使热气散发,但不要使乳汁流出过猛,免使新生儿噎乳。如遇噎乳就应当去掉口含的乳头,使婴儿气息平定后再哺乳……乳母与新生儿睡卧姿势哺乳,应当用臂当儿枕头,使儿头与乳房齐平,这样哺乳,可使婴儿不噎。如果乳母要睡觉,必须将乳头取出儿口,避免闷着新生儿的鼻子和口腔,以免发生意外。

《备急千金要方·卷五》

乳儿若不嗜食,勿强与之。强与之不消,复生疾病

『释义』

如果婴儿不想吃食物,不要勉强喂他。勉强喂养,会引起消化不良,产生某些疾病。

《养生三要·卷二》

人身肠胃,以清虚为和顺,在小儿则尤要。小儿肠胃柔窄,受盛无多,且不知饥饱,旋与旋啖。而富有之家,则有脂味充盈,恣情多啖,脾胃之病,从此变生。贫家之子则无物可食,即食亦清简有常,正得胃肠清虚至理。

这么多古典文献看下来是不是很惊叹?原来在古时候对于母乳喂养就有这么多的讲究,有这么多的“科学”呢!对妈妈们有这么多的教诲。其实这些就是我们一直推崇并亲身践行的教诲,也是我们自己养育三个孩子的“经验”。

cb8a79ed4a5c4690952ed424e5c26acf.png

4

      想孩子健康,要“穷养”

所谓的“穷养”并不是刻薄孩子,在婴幼儿时期,孩子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,是需要好好呵护,不能给与太多的,而且很多孩子对于饥饱的感受不太敏感,所以如果不帮他们控制,喂食太多鱼虾肉蛋奶等食物就会伤着孩子的脾胃,脾胃是后天之本,伤了脾胃整个身体发育就会缓慢,抵抗力差,频频生病!

d0ff3edd78ab4cb28eee9776a15fccab.jpeg

所以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家境贫寒的孩子没有太多大鱼大肉,每天清淡饮食反而身体很好。在这个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吃喝不愁的时代,我们更要深度思考,去帮助孩子建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结语

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,中医祖师们总结下来的经验对我们真的很有指导意义。

所以,保尚元艾灸堂希望每一个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有所启发,也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茁壮成长!

发表评论